[翻译]我其实没办法学 Erlang,因为它不存在,所以我发明了它

这是 Joe Armstrong,Erlang 之父在昨天(2013-01-24)发表在 Erlang 邮件列表里的内容。详细解说了他自己从开始学习编码到发明 Erlang 的整个历史。并且,对如何学习编程;如何成为大牛等一系列热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当然,文中槽点无数(包括坚定不移的黑我大PHP)。这也是我觉得有必要翻译出来的原因之一。 由于是发在邮件列表的,所以原文是没有正式的标题的。我从 HN 上抄了这个标题回来。 整体上,虽然是和 Erlang 相关的话题。但是读过之后,会突然领会到 Golang Team 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些东西的更深层次的含义。 ————翻译分隔线———— 回到过去…… 当我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(1967),我可以在 FORTRAN 和(传说中的)Algol 之间选择,不过没有任何人了解 Algol,所以我选择了 FORTRAN。 编程的一个周期是三个星期 第一周 在纸上的表格里编写代码,然后送到计算机中心将其转换为打孔卡 第二周 复查打孔卡,如果没问题就放到设备上执行 第三周 得到结果 编译器遇到第一个语法错误的时候会终止运行,这会将你带回第一周——因此,如果在你的程序中有十个错误,它会需要花费 30 周的时间让它运行起来。 这种氛围是非常好的——教会大家不要犯错,并且首先思考。

扯淡 erlang 的“适合”和“不适合”

现在在体系内大力推广erlang了。不过挺遗憾的是,推行 erlang 前并没有对这个语言自身进行深入的论证和研究,只是由核心人员写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 demo,在项目里用了一个开源的 erlang 项目。从工程的角度来说,这是不靠谱的,为了让 erlang 的使用更加靠谱,所以在这里扯淡一下。资料来源于erlang官方和我的猜测,对不对由我,信不信由你。 先看来自 erlang FAQ的内容(自己随手翻译的,不一定准确,可看原文:http://www.erlang.org/faq/introduction.html#1.3):